辉煌配资 科技赋能守护“火洲”清凉
自7月以来辉煌配资,新疆吐鲁番日均最高温维持在40℃以上,其中,吐鲁番东坎最高温达48.7℃。随着空调、冷风机等大功率设备集中启用,吐鲁番电网日最高负荷达355.5万千瓦,同比增长9.96%。
一时间,电网“压力”陡增,运维频次也跟着翻倍,相当于春秋季两倍的巡视、检修量。面对挑战,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通过让无人机当“空中哨兵”、机器人做“带电尖兵”和“马上哥”服务队跑一线的技术与服务,在“火炉”里架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电力保障线。
无人机巡检:70℃地表上的“空中巡检员”
“飞机抵达航点,准备自主巡视。”7月28日,吐鲁番气温飙至近40℃,在吐鲁番220千伏草河线旁,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输电运检班李沛东对着对讲机说完,指尖在操控屏上轻划——无人机腾空而起,朝着线路廊道飞去。
在没有使用无人机之前,盛夏的吐鲁番地表温度超过70℃,需要工作人员徒步穿越茫茫戈壁巡视,脚踩在地上像踩着热锅,每一步都是挑战。2019年后,77台无人机陆续“上岗”,45名飞手经培训后持证操作,把人从高温里“解放”出来。
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员工在火焰山运用无人机巡检山区线路辉煌配资。
不仅如此,无人机自带“火眼金睛”,高清摄像头能近距离捕捉杆塔、绝缘子、金具的细节,厘米级的精度比人眼看得更准。同时,按预设路线自主飞行,不用人跟着跑,提升了巡检效率。
今年以来,多旋翼无人机精细化巡视、固定翼无人机通道巡检两部分合计已达7389千米,共发现414处线路缺陷,307处已及时处理。如今,吐鲁番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的可飞行区域,无人机自主巡检率已达100%。
机器人“带电作业”:高温下的“无感知检修”
前不久,新疆托克逊县郭勒布依乡的10千伏布岗线旁,一台带电作业机器人正顶着38℃的高温工作,它精准抓取绝缘导线,稳稳完成4次带电验电,动作丝毫不差。
“以前这种活儿,得5个人在太阳底下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现在2个人在操控室里就能搞定。”配网工作人员王智说。带电作业机器人就像个“智能工匠”,绝缘斗臂车是它的“移动工作台”,车载操控室是“指挥中心”,作业平台上的机械臂能精准剥导线外皮、接引流线,全流程不用人靠近高温和强电场。
辉煌配资
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在高温期间使用机器人开展带电作业。
如今,吐鲁番带电作业机器人已经成为极端高温天气下守护供电安全、保障民生用电不可或缺的“特种兵”,作业范围覆盖带电安装接地装置、断接引流线等多个关键环节。
为了少停电、不停电,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提高了机器人带电作业频次,今年上半年,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已出动75次,不仅把人工作业风险降低了60%,还将复杂故障处置效率提高了40%。
“马上哥”服务队:20分钟到岗的“暖心电管家”
“‘马上哥’一来,电就来了!”7月9日,托克逊县老旧小区的巴哈尔古丽·买提尼牙孜大妈刚挂了报修电话,不到20分钟,穿着红马甲的电力师傅就出现在家门口,很快修好了线路。
在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马上哥”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一开始指的是托克逊县城区供电所所长马春强,因为连续10年扎根一线,对老百姓的用电诉求总是“马上到、马上办”,被大家亲切称呼为“好巴郎”(维吾尔语“小伙子”)。
2023年,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把这个名字打造成服务品牌,以“中国好人”“新时代青年先锋”马春强为典型,组建了近300人的“马上办”志愿服务队,常年奔波在城区、乡村的大街小巷,成为老百姓身边的贴心“电管家”,“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
“马上办”志愿服务队为客户开展安全用电检查。
高温天里,他们最懂百姓的急。以往在高温时段,一些老旧小区常因空调集中启动而出现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采用传统的登杆调相方法,每次操作不仅耗时长达1小时,而且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服务队组建起了“青创客”柔性团队,历时1个月研究出三相低压旋转式换相开关,将调相时间缩短至10分钟,大幅提升了高温期间的供电可靠性。
如今,“马上办”志愿服务队服务的范围逐步延伸,从日常的故障处理,逐步延伸到服务医院、校园、景区以及敬老院等用电安全,不仅定期走访排查安全隐患,还为孤寡老人、困难群众提供志愿服务,先后点亮了城区3000余个“黑楼道”,开展“清凉一夏”“电亮夕阳红”等志愿服务活动26次。
不仅如此,守护电力的不只有无人机、机器人,在吐鲁番的高温天气里,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还建立起重要变电站、线路“一张图”辉煌配资,实现24小时运行监测。并依托配网调度感知系统,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秒级”。(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安妮 通讯员 刘栋 汪泽超)
扬帆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至德投资 7月25日芳源转债上涨0.6%,转股溢价率269.28%
- 下一篇:没有了